殡葬剧热播背后:仅8所中高职院校开殡葬专业,人才年缺口约1万
世俗眼光往往畏惧和忌讳死亡,也连带着忌讳“和死亡有关的人”。尽管可能招致身边人的反对和误解,每年仍有年轻人进入院校殡葬专业,学习如何“处理死亡”,也从死亡中领悟如何生。 殡葬教育从起步至今近三十年,我国目前有8所中、高职院校开设了殡葬类专业,尚无学校在本科层次设立殡葬专业。红星新闻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学生、老师甚至殡葬教育开创者呼吁开设殡葬本科专业,从而希望有更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带领这个冷门又古老的行业向前一步,真正地做到“让死者安息,生者慰藉”。 殡仪馆每年人才缺口1万左右 近日,哔哩哔哩自制剧《三悦有了新工作》再次将殡葬行业置于聚光灯下,引发热议。剧中,三悦并非殡仪专业科班出身,却仍能担任遗体化妆师。
实际上,和三悦相似的情形在国内殡仪馆并不少见,非专业科班出身的工作者反而占殡葬服务机构的多数。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院长何振锋曾对全国150家殡葬服务机构1500多名从业者做过调查,只有21.52%的人专业为殡葬,有专业学习背景的人占比很低。 非科班出身并不一定意味着不专业,但殡葬业缺乏专业人才是现实。前述调查还发现,1500多名受访者中,有53.74%的人没有或者职业资格证书,仅有13.39%的人持有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 开设殡葬专业的院校较少或是专业化人才缺乏原因之一。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只有5所高职院校、3所中职院校开设殡葬类专业,专业方向主要有殡葬服务、殡葬设备、防腐整容、陵园设计四大类。但总体上,8所院校的毕业生少、学历层次较低。 据民政部2021年数据,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373个,其中殡仪馆1774个,殡葬管理机构815个,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1673个。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的死亡人数、火化遗体数、火化率却逐年上升。有机构测算,中国2020年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为2577亿元,同比2019年上涨2361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114亿元。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主任谢海波此前接受采访表示,殡葬行业人才需求量大,仅殡仪馆这块,每年的人才缺口在1万人左右,而全国现有的8所开办殡葬类专业的中、高职院校,殡葬专业毕业生每年总计不足千人。随着老龄人口的持续增长,预计殡葬行业的人才缺口将越来越大。 “整个行业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葬礼仪专业毕业的小茶表示,她目前在某县城殡仪馆工作。由于缺人,她需要身兼数职,工作内容从礼仪、业务洽谈、防腐、缝合化妆到人事财务,什么都得做。在宁夏某殡仪馆实习过的小刘亦有类似感受,殡仪馆里人手不足,多的时候一天处理了六具尸体。 不少殡仪馆招聘要求本科学历 除了缺人,殡葬专业的办学层次低亦带来不少问题。 “县里的殡仪馆和一线城市殡仪馆服务对象的需求是不同的。”一名在高职殡葬专业任教的老师举例表示,在大城市里,提供殡葬服务的人学历都是专科,那么可能无法服务当地人的需求,“甚至没法沟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殡葬事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显示,据2017年底统计,广西殡葬从业人员共1886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308人,占比16.3%;殡葬一线职工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和专业水平偏低,职业素养不高等问题。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沈宏格表示,因为专科生的学制一共三年,还有半年至少是顶岗实习。这意味着,在学校读书只有两年半时间,而“第一年基本上是公共课、专业课很少,因为专科教学偏重技术,理论较少。” 专科学历对于学生入编和晋升或有影响。据一名殡葬专业老师了解,以殡仪馆为例,目前已有不少殡仪馆的招聘要求是“本科学历”,“这专业就业率好,但是上限很低。即便有的殡仪馆不要求‘本科’,但在后续竞争中专科生缺乏优势,也难晋升。”该老师表示,学校里有不少学生选择通过“专套本”的方式提升学历,即学生在读专科的同时,学习本科段的课程,通过本科课程考试后,专科毕业时会获得高等教育本科的文凭。不过,这类人数有限。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