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文化与政策研究编语:人类文明的今天,对同类尸体的处置,自然是追求“文明”葬式,可谁能想到远古时代先祖们居然以“腹葬”的方式吃掉死者的遗体,闻之毛骨悚然,不可思议。然,考古学家的发现和非州南美州的事实存在,让人们对“腹葬”现象有了一个深度思考,这是为什么?这与当下人们丧葬活动中的孝道行为和祭祀缅怀,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和传承必然? 从中,我们的殡葬服务该如何完美体现“尊重生命”、“尊重逝者”,圆满生者的心理诉求和精神慰藉?想必这是殡葬理论工作者要深度剖析和求解的文化所在。 概言之:丧葬行为中乃至殡葬服务中“野蛮”不得! 人类最早的丧葬方式“腹葬” 象征死者永远活在人的心中 人类的丧葬方式从古时候的天葬、土葬到现在的火葬,可谓是经过漫长历史发展。如果说人类最早的丧葬方式,就是腹葬,这也是人类最早处理死者尸体的方式。 如在1927-1929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的龙骨山洞穴中发现了原始人的生活遗址,经过仔细研究与勘定,发现这一处遗址据今有60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在遗址的人骨化石上,考古学家发现有明显的人为砍砸、切割的痕迹,这些痕迹,不可能是争斗打伤的。而且,在我国其他地方旧石器时代原始人遗址,除了寥寥几个头盖骨之外,也没什么其他东西。 这意味什么呢?于是学者们大胆推测想象,可能原始人被老虎野狼一样食肉动物吞没,或者死后被其他同伴当做食物食用。于是,考古学家就开始大胆做逻辑推测,腹葬可能就是原始人最早的丧葬方式,就是把同伴消灭尸体,这样才会造成除了原始人遗体之外,没什么其他东西出现。 现在非洲与南美洲亚美逊河原始部落的葬礼现象,可以说是活化石,为我们了解古人类有很大帮助,也是人类历史的铁证。 如在非洲坦噶尼咯湖的西北部,那里巉岩险峻、林海茫茫,可以说是人烟罕至的深山老林。在深山密林之中,生活着一个叫“贝拉尔族”的原始部落,还保留原始社会风俗习俗。在丧葬形式上,从祖先继承并保留着“生腹葬”的传统风俗,也就是认为吃死者的尸体,可以让死者的灵魂能保留在本部落,活在每个人的心中,与大家同在,这是一种原始宗教的意识。 在南美洲的巴西,居住着一个被称为“土巴厘”人的部落,至今依然保留着从人类祖先继承过来的“熟腹葬”的丧葬习俗。 本部落的人死之后,为死者举办的仪式就是在院子里生一堆大火,然后在族长的指挥下,把尸体在火上烤。之后,全村的男女老少就围成火堆坐成一圈儿,一边烧烤一边跳舞。之后,除了死者的家属,其余族人都可以分到一块肉吃,而且吃的时候表情态度十分严肃认真,细嚼慢咽。这些部落的人认为,死者的肉能继承死者生前的一切优点,为自己增添力量、智慧与勇气。 这两个原始部落的腹葬方式,对我们了解今天远古时候原始人类的殉葬方式提供了巨大的认识价值。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