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民政部遗体防腐整容重点实验室:由我所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共建,集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是我国目前惟一从事遗体防腐整容研究的现代化实验室。建筑面积 2、民政部火化设备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火化设备文明化、安定化、无害化以及节能减排等殡葬亟需解决的热点、难点,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重大科技攻关,解决殡葬领域中具有共性、基础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有重大开发价值及应用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实用化水平。现有研究人员2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10人;建筑面积980平方米,有科研大型仪器设备43台套,仪器设备总价值570多万元,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火化设备科研与开发、高级科研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现代化实验室。 3、民政部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密切结合殡葬领域污染物减排的需求,开展综合性多层面基础研究,研发殡葬节能减排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殡葬污染控制成套技术成果转化步伐。该实验室包括仪器分析、化学分析、质量控制3个分实验室和2个科研实验基地,固定人员17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8人;客座教授4人,建筑面积585平方米,仪器设备48台套,价值540多万元。 4、机械实验室和电气控制实验室 通过对殡葬产品强度测试、疲劳实验、扭曲实验、耐温实验、跌落实验和破坏性实验,检测产品是否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同时也为国家相关部分制定殡葬产品标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殡葬设备损伤检测,检定设备的安全系数和使用强度,找出设备设计过程中的缺陷,为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提供技术支持。划分为:精度测试实验室、产品性能检测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室和燃烧实验室。 5、仪器分析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质量控制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 参与全系统环境监测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的制定;负责全行业的环境监测工作,建立重点污染源档案;负责全行业污染现状评价和新建、改建及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负责全行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开展殡葬环境科技研究工作;负责有关殡葬环保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制定、修订工作,并行使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技术监督权;参与全行业特种环保产品(或指标)的技术鉴定工作;完成国家环境监测网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 6、民政部环境监测中心站:于1992年6月经部办公厅批准成立,该站作为我所的内设机构,1993年加入国家环境监测网(一级网),成为国家网的正式成员单位。主要负责我国殡葬行业的环境监测、评价与治理工作。2005年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取得了国家级环境监测资格,成为我国殡葬领域国家唯一授权的环境监测机构,获环境监测方面的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专利1项,专项资格证书17项,多次派人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发表论文20多篇。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科学实验示意图 (实线为已成立的;虚线为拟成立的) 另外,由于殡葬科研的特殊性,要科研,就必须接触遗体,因此,在广州市殡仪馆内设火化机综合模拟实验室;在山东省诸城市殡仪馆内设等离子体遗体火化试验基地、遗物祭品焚烧设备试验基地基地和二恶英减排试验基地;在唐山设立了火化机净化设备实验基地;在天津武警医学院设立了遗体防腐整容实验室。在常州、烟台设殡葬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在青海建立民族坐式火化炉的实验基地。 |